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体育外围app网站365_世界杯365软件_365bet资讯网欢迎您!
手机站
官方微信
2020-09-05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0年9月5日至7日,由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主题为“东北亚:深化改革、合作共赢”的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以线上形式召开。
对全球经济而言,2020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将全球经济拖入深度衰退。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按照中央“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加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推进东北振兴和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论坛的召开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研究如何有效推动东北振兴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东北振兴和亚洲合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东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持续推进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冲击。与此同时,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认为,以数字化为核心技术的新经济、新动能在我国经济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新兴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电子商务持续发力等方面。
对于我国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来说,数字化也正在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东北地区是我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制造业在激发市场活力和推动转型升级上取得积极进展,但面临的内外形势和竞争压力依然严峻。面向未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快发展和我国数字经济迅速兴起的背景下,抓住国家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快东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数字化和现代化水平,对东北振兴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论坛上表示。
对于东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面临的诸多挑战,王一鸣认为,第一,要加强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第二,要推动新基建产业化应用;第三,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第四,要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第五,要形成政府和企业的合力。
目前东北地区在发展数字化制造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在9月5日举行的“分论坛二:疫情后东北产业结构调整”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振兴司原司长周建平表示,第一是自身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导致不会转;第二是数字化改造成本比较高,而部分企业资金不足,造成不能转;第三是部分企业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导致不敢转;第四是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清晰,决策层不善转;第五是现在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存在不愿转的问题。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面临挑战
在此次论坛中,促进东北亚地区经贸发展以及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成为了重要话题之一。“我们期盼疫情结束后中国、日本和韩国能够积极推进自贸区的谈判。近年来,中国、日本和韩国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意愿都明显增强,三国都在近日承诺力争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面对疫情给各国经济带来的冲击,早日完成自贸区谈判,降低投资和贸易壁垒,对各国经济尽快复苏并实现稳定增长都十分重要。”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在主旨演讲中说。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原副会长于平在讲话中表示,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主义泛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及多边贸易体制遇到困难,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受到疫情重大冲击的情况下,区域经贸合作受到更多重视。
“东北亚作为一个经济区,其人口和面积为同类之最,GDP和贸易总量对全球经济影响很大,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东北亚区域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对推动东北亚各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是本地区体量大、影响力强的经济体。三者之间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本地区之间及对区域外的合作。”于平表示。
“中国是本地区具备较好综合条件和实力的国家,在当前情况下应该以自身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为促进本地区的经贸合作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带动和加快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这同时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改善营商环境,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对外合作的良机。”于平说。
在后疫情时代,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又将有怎样的发展?(日本)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所长、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原所长河合正弘在主题报告中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的蔓延成为世界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变得极为重要。
“为支持国际自由贸易体系,有必要促进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改革,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东北亚各国需要为此开展合作,例如改进争端解决机制,加强报告的义务以提高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纠正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贸易惯例和政策,改进发展中国家的定义等。”河合正弘说。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